昨日是农历七月初六
今天就是农历七月初七
中国的传统节日
七夕节
那么
七夕由来是什么?
在台山过节有哪些习俗?
一起了解吧!
七夕节
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
发源于中国
2006年5月20日
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
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
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
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
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
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
随着时间演变
七夕现已成为中国情人节
那么在台山
怎么过这个节日呢?
在台山,每年农历七月初六家家户户会在自家阳台或门口等空旷处用四方桌摆供品来拜七姐。除了有香蕉、葡萄、哈密瓜、苹果、油桃等各式水果,同时,还有凉粉、薯酸粥、酸梅粥等台山地道的传统美食,备七杯茶(慕仙不备酒)、七炷香、七份纸宝进行祭拜。 也有些地方各备八份,听说多加那一份是顺带祭拜牛郎的。而个别为子女认了七姐为“契娘”(干娘)的,还会另多准备一盘“三牲”(鸡、肉、鱼)和一碗糍(发糕、油糍仔等)来祭拜。 作为必有供品之一的甜品,凉粉、薯酸粥、酸梅粥等台山地道的传统美食,做法也较为简单,很多台山的妈妈们都能烹煮出家人熟悉而又喜欢的味道。比如,凉粉的制作,以前,多数选用晒干的凉粉草(又称仙人草),煮好之后迅速去渣、装盘、摊凉。待凉粉凝固成果冻状,即可食用。 台山人“慕仙”必备 菱角 凉粉 芝麻糊 七夕“慕仙” 很多台山把这一天当作家庭聚会,融洽亲情的日子,在海外的亲戚朋友,也通常会在这一天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互致问候。如今,无论是旅居海外的台山人还是外出务工的台山人,在七夕“慕仙”这些传统的节日,都会想起台山传统的习俗,哪怕是就地取材凑合一番,也会让家人感受到这传统的节日文化。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