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来势汹汹
不少儿童纷纷“中招”
医院排起长龙……
近段时间以来,广东迎来一轮流感高峰,不少人发烧,接诊量增多,多家医院的儿科门诊、急诊迎来就诊高峰。各家医院启动应急机制,通过增派医生、加开诊室、延长接诊时间等举措,积极应对儿科就诊高峰。
4月6日新浪微博热搜榜前三。
根据疾控部门流感监测,当前我国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有所增强,以甲型流感为主。
孩子“中招”甲流后反复发热、咳嗽、呕吐……让不少家长都捏了一把汗,大家都很关心
儿童“甲流”的防治问题,今天相关专家为大家解答关于甲流的疑惑??
流感是个啥?
发烧不一定就是流感,也可能是感冒。同时,流感也有分类。
流感是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偶尔由丙型流感病毒引起。
流感的典型症状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可伴呼吸道症状: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等。流感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在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而普通感冒常因受凉或鼻病毒、冠状病毒、细菌等病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传染性不强,症状较轻,不用太担心。
发烧了,什么情况下要赶紧把孩子带去医院?
大多数甲流感染患者可以在家里通过休息、多喝水、使用退热药物和维持好个人卫生等非药物治疗的措施在一周自愈。
治疗重点是缓解如发烧、咳嗽等的流感样症状,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精神状态下降)、严重呕吐与腹泻、抽搐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
对于高风险人群,例如老年人、孕妇、儿童和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甲流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所以,假如孩子出现上述重症倾向,最好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医生可能会给予药物治疗或住院治疗。
孩子出现流感症状后有什么要注意的?
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建议居家隔离观察。家长和孩子不带病上班、上课,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以避免传染。
关于孩子高热时的处理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 让孩子休息:高热时,孩子身体已经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需要充分的休息才能恢复体力;
2. 补充水分:高热时,孩子容易失水,为了避免脱水,应给予充足的水分,如白开水、淡盐水、果汁和凉茶等;
3. 降温:常见的降温方法有擦身、冷敷、喝凉开水等。若体温过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4. 观察症状:高热可能是某种疾病的表现,如果孩子病情加重或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5. 给予适当的药物: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症状,给予适当的退烧药。处理孩子高热问题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处理。
患者在不使用退热药物的情况下持续至少24小时无发热方可恢复上班、上学。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如需去医院就诊,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好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得了流感就要吃奥司他韦吗?还有没有其他药可以选择?
奥司他韦确实是流感特效药,不过还有别的抗流感药物可以选择。
比如:玛巴洛沙韦、帕拉米韦等。我们总结了一些儿童可以选择的抗流感药物以及特点:
医生提醒:
1.流感不管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无并发症的流感患儿通常1周左右会逐渐恢复,但症状(特别是咳嗽)可能持续,尤其是幼儿。大龄患儿中无力和易疲乏可能持续数周,有时被称为“流感后无力”。
2.家长在家自行为孩子选择药物退烧时,一定要看清楚成份(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剂量等说明,按照说明服用。一般情况下不推荐交替使用退烧药,推荐选择单一退烧药。注意不要与含有同样成份的感冒药一起服用,避免药物过量!
中医如何治疗甲流?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正气充足时,外邪难以侵犯人体致病。
专业医师表示,春季人体内阳气相对不足,故应避免吃冷饮、雪糕等生冷食物,水果适量即可。遇到喜欢吃的或是油腻难消化的食物不可贪多吃撑,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可以多吃甘味的食物(如山药、南瓜、玉米、小米等)及当季新鲜蔬菜,以补脾、增强正气。
儿童篇
万一孩子热气上火或吃撑了,出现咽痛、口气重、口唇舌尖变红、尿黄等情况,可以试下以下2种食疗——
乌梅白糖三豆饮
黄豆、绿豆、黑豆各一把,乌梅3枚(药店卖的药用乌梅,不是吃的果脯),白糖2勺,放入锅中加水小火煮2小时,频频饮用。
马蹄胡萝卜竹蔗水
新鲜去皮马蹄5-6个,胡萝卜小半根,切好的甘蔗1节,放入锅中加水煮30分钟左右,频频饮用。
如果孩子吹风受凉后,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或者腹痛、腹泻、呕吐等不适,阮燕君提醒家长,可短期服用藿香正气丸或藿香正气口服液(不含酒精);呕吐、腹痛症状明显的,可用棉花沾藿香正气口服液敷在肚脐上。如果症状仍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蚕豆病孩子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此外,多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适当运动同样有助于促进脾胃运化,增强正气。
成人篇
感染后期(恢复期)见疲倦乏力、口干、咽干、纳差等,则可选择以下两个汤方。
▼
面对甲流
我们无须如临大敌
但也不应掉以轻心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