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身体五脏六腑、气血正常,外界病邪就不会轻易伤害到我们。所以固护正气,治未病预防至关重要。
一、预防调养方
癸卯年三之气(小满5月21日-大暑7月23日):主气少阳相火,客气阳明燥金。三之气,天政布,凉乃行,燥热交合,燥极而泽,民病寒热。
从5月21日开始进入癸卯年的三之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为今年的司天之气即阳明燥金,所以今年三之气,既燥又热。地处岭南广东,夏季湿而闷热,空调普遍使用:家中、工作室、汽车、商场内,无孔不入的寒气,寒、湿、燥、热等邪气非常霸道的肆虐着我们已经受过伤害的身体,“二阳”、甚至多阳人数增加,此时,预防最为关键。
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曾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表明脾旺时候人体不容易受邪气侵害,遵循古人“健脾”思想,及“春夏养阳”养生原则,并结合临床观察到的病人特点、五邑地区人群体质特性、岭南气候特点、借鉴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提出的癸卯年夏季预防方,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中医药预防治疗专家组,在广东省名中医余尚贞指导下,制定了江门地区2023癸卯年夏季预防方:
材料:茯苓9g、生白术9g、青皮6g、润玄参9g、桔梗12g、生甘草6g、炮姜5g、天冬15g、车前子6g、生枣仁12g先煎、黄芪10g。
做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可连服1~2周。
方义取当前木土关系失和之像较著,临床敷和汤应用较多,茯苓、白术、青皮、枣仁、炮姜、甘草诸味,甘、酸、辛调木土关系;针对三之气少阳相火、少阴心火,取生枣仁、玄参清泻相君之火;天冬润降,调阳明残金,以降气助降火;南方湿重,加车前子祛湿,且岭南人多脾弱,方中黄芪、白术、茯苓、炮姜、甘草同补脾胃固后天之本。从五味考虑,茯苓、甘草诸味甘,枣仁、青皮酸,炮姜辛,白术苦,玄参、车前子咸,酸苦甘辛咸五味俱全,协用五纪,求五化宣平之效。备注:天冬,脾胃虚弱者,恐寒胃气,拌炒大米,炒黄后,去大米。
温馨提示:建议尽量来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进行调整,辩证施治。
二、预防食疗方
2023癸卯年火运不足,易被寒水所克,反复出现气温下降;夏季阳气在外,中焦阳气不足;空调的频繁使用;天热寒凉冷饮、瓜果的摄入等等,都易耗伤人体的阳气,省名中医余尚贞建议预防时勿忘记从饮食调养,给岀以下茶汤。
1. 干姜陈皮茶
材料:干姜粉1g、陈皮粉1g;
温胃散寒,可于每天晨起水煮或开水冲服,湿热、阴虚体质勿食。
2. 紫苏生姜红糖水
材料:紫苏10g、生姜3片、红糖8g;
夏月受寒,流清涕时煲水服用。
3. 四神汤
材料:淮山30g、茯苓20g、炒薏米20g、茨实15g、赤小豆15g、陈皮5g、瘦肉;
夏月脾虚夹湿时煲服。
来源: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