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暑假将要过去,新的学期即将来临,孩子们应该怎么才能以充足的精力和健康的身体状态去迎接新学期繁重的学习任务呢?
省流量回答:充足合理的运动
孩子们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尤其是在阳光下的户外运动,不仅降低近视的发生,控制体重,促进骨骼生长,还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升肌肉强度以巩固脊柱,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同时运动帮助大脑发育,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反应能力,还能让心情愉悦。
运动好处多多,开学季该如何正确运动呢?哪些运动适合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
一、了解运动的重要性
1.运动可以强身健体
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健康就像是基石,巩固好基础,才能不断向上。运动,不是保养身体最轻松的方式,但却是效果最好、最有益的一种。运动能增强人的体魄,锻造人的身材,只有拥有一个好身体,才能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
2.运动可以改善情绪
运动能让大脑产生愉悦物质。有时候,我们可能因为紧张的学习任务而承受着不小的压力,情绪也容易变得低落,但是爱运动的人能更快摆脱抑郁、压力等负面情绪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增氧运动对减少焦虑是最有效的。临近开学,如果偶尔感到焦虑,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运动释放自己的压力,调节情绪,让自己以更好的状态进入新学期。
3.运动有助于养成自律习惯
真正的自律,从不是一蹴而就,运动就是提升自律最便捷的方式之一。每天坚持锻炼,并把这份坚持延续到学习中,能让自己在学习时保持强大的专注力和自制力,从而完成学习过程中的任务与挑战。随着运动习惯的养成,我们对生活中其他方面的习惯养成也更容易,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形成能一直坚持的习惯。
二、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1.运动可以防治近视
坚持每天2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在学校时应该积极参与课间活动、体育课等,在操场、塑胶跑道等室外场所进行运动效果更好。因为户外活动的室外光强度更高,能够激活多巴胺的释放,抑制眼轴生长;周围东西更远,睫状肌能够得到更好的放松;晒太阳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延缓近视。但要注意,不适宜在太猛烈的阳光下运动,可以在树荫底下进行。
2.运动可以防治肥胖
肥胖是中小学生高发的常见病之一。肥胖会使学生行动迟缓、易疲劳、受他人取笑而影响自尊心或生活能力下降等。同时,肥胖也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疾病的高危因素。运动是最好的防治肥胖与超重的方式之一。加强体育运动可以燃烧多余的脂肪,每天1-2小时以上的中高等强度活动,减少久坐时间,都可以达到防治肥胖的效果。
3.运动可以防治脊柱侧弯
脊柱弯曲异常严重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如果不积极治疗或治疗不当,不仅会影响青少年的体型和外观,而且可能造成心肺功能异常,使脊柱过早退变,进而导致胸部疼痛、躯干不平衡。
为了防治脊柱侧弯,青少年儿童应该进行每天中高强度身体运动累计不少于60分钟,每周高强度身体活动或增强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运动不少于3天。在日常锻炼中可以针对性地增加一些对称性的背伸肌群的锻炼或牵拉,以及脊柱核心肌群的锻炼,如背肌练习、单杠、平板支撑等,都可以有效防治脊柱侧弯。
三、推荐的运动种类
1.慢跑
运动特点:
?消耗能量
?释放肌肉紧张
?增进心肺功能
?代谢排毒
?减轻心理压力
2.游泳
运动特点:
?增强心肌功能
?对骨骼冲击小
?使体型匀称健美
3.骑自行车
运动特点:
?预防大脑老化,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具有减压醒脑的功能
?提高心肺功能,锻炼下肢力量和增强全身耐力
4.跳绳
运动特点:?简单易上手
?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锻炼心肺循环功能
四、运动小贴士
1. 早上起来,身体筋骨还没有完全舒展开,不宜立刻进行剧烈运动;
2. 运动时一定要穿好运动鞋,着装要舒适(易吸汗),以运动装为佳。注意不宜穿得太过厚重,并检查口袋里是否有钥匙等尖锐物品,注意把发卡和眼镜取下,避免锻炼时受伤;
3. 在学校操场或室内体育馆运动时应该做好锻炼前场地、器材的检查,以确保锻炼时的安全;
4. 热身运动不可少,如果热身不到位,在运动中容易受伤,在学校运动时,应该按照体育老师的指引做好热身运动;
5. 运动过程中注意补水,少喝多次,每次约20—30ml,尽量在嘴里温暖一下再喝下。运动过后,也需要补充水分,但不宜大量喝凉水,容易导致胃肠道痉挛现象的发生;
7. 在运动前不要饮食,饭前及饭后半小时不宜作剧烈运动,锻炼后不要大量喝水,以免给身体造成负担。
来源:江门疾控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